一、系統概述
????????建筑能效管理系統軟件是應用智能化集成系統技術,對綠色建筑內各用能系統的能耗信息予以采集、顯示、分析、診斷、維護、控制及優化管理,通過資源整合形成具有實時性、全局性和系統性能效綜合職能管理功能的系統軟件;它是以綠色建筑內各用能設施基本運行為基礎條件,依據各類機電設備運行中所采集的反映其能源傳輸、變換與消耗的特征,采用能效控制策略實現能源最優化,最經濟的專家管理決策系統軟件,實現“管理節能”和“綠色用能”。 ?
二、系統組成
典型結構圖
系統功能圖
三、特點
??建立數據中心,通過Internet或VPN網絡對區域內的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分類和分項的能耗數據采集。
??數據傳輸采用MD5認證算法以及AES加密算法,保證信息傳輸的可靠性、保密性。
??對主要能耗設備進行實時跟蹤,計算實時/歷史值,并繪制實時/歷史曲線。
??集成各類儀表通信協議,可對各類型能耗數據進行采集。
??建立能耗計量體系,對建筑能耗實現體系化節能管理。
??通過能耗數據分析,發現能耗黑洞。
??為節能改造指明方向,并驗證節能效果。
??支持橫向/縱向比較耗能設備的能耗數據,及時了解節能情況。
??提供與當地政府管理部門數據中心的接口。
??支持web\app訪問,支持數據中心分類分項查詢,支持單個建筑的能耗數據查詢。
四、功能描述
?能耗區域分布
?
????????通過3D展示各能耗區域分布情況,直觀形象的展示各區域能耗實時狀況。
?能耗數據實時監測
?
????????通過實時監測,快速定位用能負荷高峰,并逐級定位高峰能耗的組成,為移峰填谷找到數據依據。
?建筑分類能耗分析、電量分項能耗分析
?
????????可自定義分類能耗,建筑信息分靜態信息和動態信息,靜態信息包括建筑規模、建筑用能特點情況和建筑功能等基本情況的數據,動態信息是自動采集到的信息(不具備條件的地方,可以手動輸入信息),包括電量,水耗量,燃氣量(天然氣量或煤氣量);集中供熱耗熱量;集中供冷耗冷量;其它能源應用量,如集中熱水供應量、煤、油、可再生能源等。
????????筑能耗中電耗比例較大,因此對建筑用能設備的分項能耗主要針對電耗部分,按用電系統分類一般將電量的分為以下4項(可自定義):
??建筑總能耗為建筑各分類能耗(除水耗量外)所折算的標準煤量之和。
??總用電量=∑各變壓器總表直接計量值
??分類能耗量=∑各分類能耗計量表的直接計量值
??分項用電量=∑各分項用電計量表的直接計量值
??單位建筑面積用電量=總用電量/總建筑面積
??單位空調面積用電量=總用電量/總空調面積
?能耗分類分項示意圖
?用能情況的同、環比運行分析,峰谷平電能,日報、周報、月報、季報、年報電能消耗分析
? ?????
?????????系統可提取各能耗數據進行同、環對比分析,確立標桿值并對各監控點的能耗情況進行能耗水平判定,對能耗改善提出一套完整的診斷流程,并給出能耗分析報告。
?節能足跡
????????記錄每一次節能改造的過程和記錄,通過改造前后的同比分析,使原來無法說清楚的節能改造效果變得可量化、可比較、可評價,展示節能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實時統計
????????
????????建筑或片區能耗的時用量、日用量和年用量,以曲線圖、柱狀圖等方式顯示,支持報表輸出。
?web和app功能
????????系統支持Web頁面瀏覽,支持手機App客戶端,設置權限管理,方面使用的同時,對應負責人或用戶只能選擇相應權限內的區域和功能。
五、典型應用
?政府辦公樓建筑能效管理系統
①.應用背景
為確保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緩解資源環境約束,政府把能耗做為部門的一個考核目標。同時,也納入《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中。
②.解決方案
??數據采集層:
????????通過各種儀表分項采集建筑物內各主要耗能設備耗電量、耗水量、耗氣量、 耗熱量等參數數據。
????????耗電量:電流、電壓、功率、功率因數、電度、電能質量參數。
????????耗水量:水速、進水量、排水量、水位高度。
????????耗氣量:壓力、密度、溫度、累積氣量。
????????耗熱量:進口溫度、出口溫度、流速、流量、累積熱量。
??數據傳輸層:
????????通過通信網絡將采集到數據轉發給數據管理層,支持RS-485/RS-232總線、光纖、電話網絡、電力線載波、ZigBee、 GSM/GPRS/CDMA和TCP/IP網絡傳輸等多種方式。
??數據管理層:
????????實時監測和顯示能耗分布、流向信息;通過計算、處理診斷每個能耗監測點的能耗效率和損耗情況;監測能耗異常報警、專家分析預案處理;報表分析、統計,可以對不同能耗設備進行橫向對比,或者同類設備按時間縱向對比,反饋給政府部門了解建筑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狀況;排查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挖掘節能潛力、尋找節能方向。
組網圖
六、典型用戶案例